今年大闸蟹出现了中秋节前供货紧张的现象。紧俏的行情背后,除了中秋节来得早,还有8-9月华东地区的持续高温干旱,抑制了大闸蟹的蜕壳与生长。
大闸蟹从春节前后放养苗种直至成熟,一共要蜕壳4-5次。“螃蟹只有蜕壳,个头才能进一步长大,但蜕壳对水温是有要求的。”养殖户表示,当水温超过32℃后,大闸蟹就停止进食而且不蜕壳。因为高温,有些大闸蟹会爬到岸上来,长期脱水从而导致死亡率偏高。“今年中秋,大闸蟹货源稀缺、规格不大是市场的普遍情况。”
除了静静等待大闸蟹蜕壳以外,并不是无处尝鲜。“产蟹大户”江苏,占据我国大闸蟹产量超四成。在投苗阶段,基地增加了大闸蟹苗的投放量。蟹大小,看水草。水草是影响螃蟹养殖的重要因素,螃蟹的摄食、蜕壳、日常躲避,生活水体的净化都离不开水草。水中的苦草耐高温,越是高温越是长得快。但因为长得太猛,养蟹师傅需要定期下湖割掉多余的苦草,留出适当空间给螃蟹正常活动,工作量比往年大了一倍。
几个月来,基地从调控水源、密植水草、拉遮阳网、增加增氧设备、提高饲料蛋白质含量等方面入手,提高螃蟹的免疫力和蜕壳率,保证了大闸蟹的成活率、饱满度等指标优于市场平均。“从8月中旬开始,我们每天有专人检测蟹黄和肥度,到了8月底,母蟹的规格已经达到了2.5两。”基地负责人魏平表示,预计今年大闸蟹产量将超过150万斤。开捕以来,基地每天凌晨捕捞、筛选、捆扎、打包,再通过空运的方式送到全国22个城市,从产地到江浙沪地区的盒马货架只需24小时,北京、广州、成都、西安等地也只要4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