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VS大闸蟹——真实的对决,谁更生猛?

小龙虾VS大闸蟹——真实的对决,谁更生猛?

这里要谈的不是固城湖大闸蟹与盱眙龙虾之间的商战,而是蟹螯对虾钳的“你死我活”式搏斗。


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是外来物种。高淳大闸蟹它们能远道而来站稳脚跟,自有其独到的生存本领。小龙虾以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著称,极具入侵性。


 大闸蟹是中国本土物种,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与小龙虾类似,接下来,我们就让它们比试一番。首先,我们来看二者的装备,大闸蟹和小龙虾同属甲壳纲10足目,身上长着一层“铠甲”——这被称为外


骨骼。对虾、蟹做显微观察,发现它们的外骨骼并不简单,而是有复杂的多层结构。这种多层、多孔结构在抵御外界作用力时,可以有效保护内部身体组织。但是相对来说,大闸蟹的外骨骼更加致密,所以


大闸蟹的外骨骼的断面硬度远大于小龙虾。对比两者的大螯,蟹螯的硬度是虾螯的1.22倍。

1505179517649134.jpg

说完了武器装备,我们再来看实战情况。有研究者把相同数量的虾蟹混养在特殊的实验环境里,观察它们的格斗与生存情况。结果竟成一边倒的趋势。在模拟的洞穴生存环境下,大闸蟹的存活率为14.0%


±6.5%,而小龙虾存活率则高达76.7%±7.0%。在空旷生存环境下,大闸蟹的存活率仅为6.7%±4.6%,小龙虾仍有34.3±8.7%的存活率。大闸蟹占据优势的一种状况是用砖块模拟的角落环境,存活率比小


龙虾高了将近1倍,这可能是由于该种“高墙林立”的环境无法让小龙虾弹尾逃脱所致。


狭路相逢勇者胜。研究者发现,在虾、蟹混养的20组试验中,虾首次攻击或靠近对方的有18组,而蟹首次攻击或靠近对方的只有1组,剩下的1组为均不攻击或靠近。这说明小龙虾更加具有进攻性,它们会


为了争夺隐蔽居所而对领地内的大闸蟹展开攻击。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这两种大螯斗士和平相处呢?事实上,虾、蟹混养的模式已经在很多地方取得了成功。在水质良好的河塘里,充足的生存空间可以让小龙虾在水草丛中隐蔽和蜕壳,就会减少与大闸蟹争


夺地盘。植物性食物是大闸蟹的食物中的主要成分;小龙虾以摄食水体中的有机碎屑、水生植物、浮游生物为主。所以,保持饵料的合理搭配也是让二者和平共存的基础。

高淳大闸蟹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