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闸蟹养殖中 肥水养殖至关重要,如果肥水技巧掌握好,不仅可以节约资金,同时还能减少池塘的
污染,一下信息可供参考:
肥水技巧一:施基础肥料
如同种植水稻,一定要使用一次基础肥料。因为我们河蟹养殖要种草,仅仅靠底泥的营养是不全面
的,会造成水草依靠叶片来吸收营养,从而造成水草疯长、茎叶细嫩翠绿不耐高温。使用基础肥料
可以选择一些有机肥加长根肥的方法,主要是用来长草根,给水体缓慢的提供一些基础养分。因为
我们的底泥里有很多的氮、磷,所以不用再添加氮磷肥,适当的可以添加些钾肥,让水草长的粗壮
些。
肥水技巧二:低温肥水
传统的养殖观点认为低温期间不需要肥水。但是藻类植物是水体中原始生产者,是水生食物链的基
础和最重要的一环,它们决定水域生产性能上具有重要意义。藻类的光合作用提供水体80%左右的溶
氧。如果藻类数量和功能减弱,导致的结果是:
a.池塘环境恶化,池塘不能正常循环,大量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产生,给水产动物带来很大的
刺激;
b.溶氧不足、环境恶化,导致病害的发生;
c.水产动物大量死亡。
因此低温肥水意义重大:提供水体充足的溶解氧;促进池塘正常循环;提供合适的饵料;减少应激
、降低病害发生率、减少死亡。在多年的养殖探索中,在前期使用一定比例的肥水产品,得到的回
报率可以达到1:3,有的甚至更高。也就是说每亩地投入100元的肥料,可以多增加300元的收益,
如果青虾价格高,那收益还要增加。我们曾经做过实验,套养同样的青虾,一些池塘不肥水,一些
池塘肥水,仅仅是青虾一亩就接近800元的差距,更不要说后面河蟹的差距。在常熟、苏州很多养殖
户都是养一只河蟹赚一只,成本都是靠青虾来收回,这样就减少了养殖风险。
肥水技巧三:壮藻
有些人在使用肥水产品后,水色有了一定的变化,很开心。然后就不管了,三天后突然发现水又清
了,就很生气说产品效果不好。其实这个不是产品的原因,而是没有掌握藻类繁殖的习性,没有及
时的壮藻,延续藻类的生命力。因为在温度较低的时候藻类繁殖速度会慢些,细胞分裂的速度会慢
,有时会发生使用完产品3天后水色还是没有变化,其实不是没有培育出藻类,而是藻类的数量不足
以引起水色的变化。此时适当增加些壮藻的产品,就可以延续藻类的生命力,让藻类继续繁殖从而
使水色变成我们想达到的。只要藻类过来这个难关,就会变成优势种群,就可以应对气温的变化,
营养的变化以及其他应激。所以在肥水三天后壮藻是必须的。
肥水技巧四:吊肥
因为底泥里有藻类和水草生长的营养物质,适当的吊出底泥里的营养会减少我们的投入,也会让高
温期水底不容易恶化。在合适的时间吊肥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当藻类培养到一定阶段(水色可以通
过肉眼观察到),此时使用少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下到水体后会迅速分解水体里的大分子物质
,或者到底底部分解底部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被分解后变成可吸收的营养盐,被藻类吸收利用。
从而节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