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疾病发生的环境因素:导致河蟹发病的环境因素有水质因素(水温、pH、溶氧、盐度、透明度等)、池塘的空间和底质因素以及机械损伤等。
水温:大闸蟹属变温动物,其生长适宜水温通常为18~28℃,超过这个范围或短时间水温发生剧变,往往会影响到其生长,从而导致抗病力降低,甚至会造成大量死亡。
溶氧:河蟹耐低氧能力较差,一般要求溶氧在4~5毫克/升以上,低于3毫克/升时,就会严重影响摄食与生长,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
pH:河蟹的生长对池水的pH也有一定要求,通常在pH7~8的中性或弱碱性水体较适宜河蟹的生长,当pH低于6或高于9时,会使病原体大量繁殖或使河蟹幼体活动受到抑制,影响蟹的正常生长。
盐度:河蟹属咸淡水洄游性水生动物,盐度对其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正常产卵受精需要在8‰~33‰的咸水中进行;胚胎发育与盐度密切相关,在新月透明期前盐度的剧变会引起胚胎的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