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闸蟹养殖规模和发展势头越来越大,如何提高苗种成活率和大闸蟹养殖回捕率,降低大闸蟹发病率?除选择优质蟹苗、注重水草保护和加强投喂管理外,正确清湖尤为重要。
清湖主要目的是清除野杂鱼类、有害物质,减少底层有机质,改善底部环境,为来年大闸蟹养殖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生长环境。根据当前养殖管理要求,总结清湖管理几种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一、蟹湖套养青虾的清湖方法:
大闸蟹湖套放青虾的养殖模式,清湖方法如下:
1,杀灭野杂鱼类。使用茶籽饼清杂,清除湖里野杂鱼和泥鳅,大水清湖,每亩1米水深使用茶籽饼20-25千克.。
2,预防青苔。由于老湖口里存留的青苔较多,特别是有水网的湖口,使用青苔杀手,每亩1米水深使用50克,预防青苔大量生长.。
3,清除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使用生石灰,每亩1米水深有生石灰10-20千克,或者漂白粉,每亩使用漂白粉1-1.5千克,用于清除湖底有害细菌和病毒。
二、干湖后发现有黑质淤泥、高温季节大闸蟹发病和后期卖蟹死蟹多、高温期湖烂草水体发红发黑、小龙虾出现死亡的湖四种湖的清湖方法:
1,黑质淤泥是饲料没有吃完变质所影起的,这样的淤泥在高温季节会引起底部发热和发臭,导致水草烂叶烂根,水质恶化,溶氧量下降,湖里亚硝酸盐、硫化氢等超标,大闸蟹发病机率高,增加养殖管理难度。
2,高温季节发病和后期卖蟹出现死亡的湖,干湖后要用漂白粉消毒,每亩使用漂白粉10-15千克。
3,高温期湖烂草水体发红发黑的湖口,这样的湖到年底要提前干湖,使用生石灰全湖泼洒,每亩使用生石灰100-150千克。
4,出现龙虾死亡的湖口,经过一季的养殖还会有很多细菌和病原微生物,冬季不能够彻底清湖,来年会影响大闸蟹正常生长,导致大闸蟹发病。
具体清湖步骤如下:
1,晒湖。大闸蟹卖完后干湖,四周环沟挖沟,彻底排干水,曝晒15~30天。
2,杀灭野杂鱼类 。曝晒15-30天后注水,保持浅滩10公分以上水位使用茶籽饼清除野杂鱼,特别是泥鳅。每亩1米水深使用茶籽饼25千克。
3,清除病原微生物。清除杀灭野杂鱼,湖里茶籽饼水保持7-10天后,每亩1米水深使用生石灰 80-100千克,浸泡10天。
4,解毒后施肥。经过30-45天,放干湖水,再曝晒7-10天,上水解毒,每亩1米水深使用解毒碧水安200克,3-5天施氨基酸肥水膏,每亩1米水深使用氨基酸肥水膏2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