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下月23日开捕,《大公报》记者江苏直击最新情况。今年大闸蟹大多数已脱去最后一层壳,蟹肚雪白,体积普遍比去年大,大蟹比例增至六成,但总产量减少,预计介乎1000至1500吨。本港有老字号批发商代表正身在当地“睇办”,称受到去年食安中心验出太湖蟹含二噁英事件影响,今年不再引入太湖蟹,同时将自费化验二噁英含量,期望挽回食客信心,确保符合香港的食品安全标准,因成本上涨,预料整体大闸蟹零售价最少飙升一成。\大公报记者
陈 旻(南京报道)赖振雄(香港报道)
内地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日前表示,江苏阳澄湖将定于下月23日开始捕蟹,其他包括太湖蟹、南京固城湖大闸蟹也计划9月中下旬开捕。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秘书长严金虎向《大公报》透露,大多数阳澄湖大闸蟹已脱去最后一层壳,由于七、八月高温少雨,且水草丰茂,今年公蟹平均比去年增重20至25克,母蟹平均增重15克,预计大蟹比例佔六成。
江苏蟹入货量仍是“未知数”
内地当局为免影响阳澄湖水质,今年限制养殖面积,严金虎表示,今年阳澄湖围网养殖大闸蟹的面积减至1.6万亩,比去年减少了一半,虽然螃蟹亩产量提高,但总体产量会大幅度下降,由去年2100吨,降至1000至1500吨之间。
价格方面,今年大闸蟹产地出水价和去年相比,约上涨了15%,四両重的公蟹,去年出水价每斤120元人民币(约141港元),涨至今年140元人民币左右(约164港元)。
去年本港食物安全中心验出多个内地供港大闸蟹样本二噁英含量超标,批发及零售商销情均大受影响,据《大公报》收集各方消息了解,今年江苏大闸蟹供港量到现在还是“未知数”。
严金虎表示,“目前没有接到供应香港的通知。”南京固城湖螃蟹营销协会会长邢青松也说:“去年在香港市场做的一般,今年不打算做香港。”
食物安全专员谭丽芬去年表示,会在今年大闸蟹供港前,跟内地相关部门保持沟通,双方再订明进口要求和安排等细节,不过江苏省检验检疫局回覆本报查询,表示“目前没有消息”。
据了解,内地对于大闸蟹的常规检测,包括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等,不包括二噁英检测项目,基于香港与内地检测标准不同,如何“达成一致”成为江苏大闸蟹最终是否进入香港的重要因素。
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回覆,一直就大闸蟹验出二噁英事件与内地有关当局保持密切联繫,双方均高度重视这次事件,以科学及合理的原则检视现行大闸蟹规管的安排,包括就二噁英的检验检测技术等事宜进行交流,并会继续沟通。中心会继续抽取大闸蟹样本作二噁英及二噁英样多氯联苯含量总和的检测工作,并于大闸蟹季节开始时,尽早在进口层面加强抽验大闸蟹。
蟹大质量好 内销已供不应求
本港有老字号的批发商代表,目前身在江苏“睇办”,表示今年阳澄湖大闸蟹质量好,蟹肚雪白又生猛,普遍也比去年大,惟阳澄湖产量减,内销已供不应求,今年未必能够引入本港。至于太湖大闸蟹,因受去年二噁英事件影响,市民或仍有戒心,所以也“不打算入货”,目前正计划引入其他例如长荡湖,由于仍处洽商阶段,入货量未定,但基于成本上涨,预测供港大闸蟹零售价最少飙升一成,首批最快九月最后一个星期,即中秋节前夕应市。
另一香港进口商“新三阳南货”东主陈眺明表示,目前正仍在准备中,内地一方报价贵接近两成,难免加价,“以一隻大蟹为例,以往卖100元一隻,今年要卖120元!”他又表示,由于阳澄湖产量少,“太湖蟹(受二噁英事件影响)形象唔系咁好。”所以今年会物色江苏其他湖泊的蟹源,惟基于商业秘密,暂时不能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