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国内外关于农产品营销理念的研究综述国外农产品营销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理论的初步形成、理论逐步成熟、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这三个阶段。进入20世纪末,农产品营销理论融合了市场营销学中许多新的理论,进一步与时俱进。国内关于农产品营销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我国学者对农产品营销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营销理论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于农产品营销策略主要提出了产品策略、分销渠道策略和销售模式策略等三种观点和看法。
(1) 农产品产品策略
通过对六种农产品零售商进行调研,发现消费者积极的营销环境对农产品销售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农产品销售企业应该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差异化的市场营销策略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从网络营销角度提出打造农产品的整合,其营销策略重点在于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从绿色营销角度提出差异化定价策略、品牌策略及网络渠道策略;分析湘西碰柑,提出制定完善的营销流程、大力发展物流来完善营销策略;指出通过互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农产品销售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农产品信息传递准确和迅速,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收入会更加客观,网络营销可以更好的服务农业现代化;等对巴基斯坦农产品行销进行研究发现,品牌对于顾客忠诚度及购回意愿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对品牌农产品进行管理,制定提高顾客忠诚度的最佳策略,以诱导顾客的再购买意愿;等分析了贝宁南部菠萝加工产品的消费情况后提出,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价值链在提升产品和服务、提高菠萝产品价格等方面有一定的空间,一个强有力的营销和广告活动是必要的,产品可追溯性是区域和国际市场出口的先决条件,需要价值链利益相关者的联合行动来利用这些机会;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的重点是打造富有特色的互联网农业品牌,前提是提高认识、不断加大投入,基础是组建适合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的人才队伍;现代农产品含有化学成分,导致人类各种健康问题,人们的健康意识都在提高,对不含化学物质的有机农产品的需求正在增加,有机农业具有广阔市场;从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农产品营销策略探讨,指出需要加大政府引导与扶持力度,构建线上线下营销协同运作模式,同时严格市场细分与定位工作,明确合作社不同万方数据
(2) 农产品分销渠道策略认为,直销渠道是小型农产品生产企业重要的销售渠道,有利于降低销售成本,提高利润;我国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是多层次中间商模式,建议推进“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供应商+超市”的双渠道模式的发展;建设一体化农产品营销渠道。缩短农产品渠道长度,加强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及风险共担等方面深入合作,进而形成市场竞争聚合力;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只有通过不断加大农村运输、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产品营销渠道和模式,提升农民互联网销售意识,才能够在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村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分别对农产品的主要运输路径和次要运输路径进行了研究后提出,开发一站式服务供应链移动应用,以行销、产品分销及老年农场主及消费者的定位物流为目的,所开发的移动应用程序可以有效地用作支持老年农民在一站式服务供应链中分销其农产品的工具;对农产品营销渠道进行优化管理研究,提出政府需要优化并积极转变政府部门的职能、加快农产品产业化以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改善并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作用、全面推动现代化营销方式的应用。
(3) 农产品销售模式策略要抓住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机遇,在食品认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体验式农产品营销;通过对不同食品行业的农业展会获奖者的采访,分析了农业展会奖项在食品品牌推广和商业销售中的作用,提出实施利基营销战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奖励制度对竞争对手企业的影响;要学习我国电子商务的优秀平台,汲取其先进经验,努力寻求大的合作机会,同时不能只局限于国内的电商,应该有长远目光,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推进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中介营销可能提供更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但是消费者对直接面向消费者营销的感知和兴趣高于对农产品和相关服务的中介营销,消费者还将通过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营销增加农产品和相关服务的消费比例;在互联网经济与现代物流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立“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农业转型的主要思路;未来农产品营销的发展战略载体是专业化、个性化的营养、跨境合作、食品质量安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从领域到消费者”的食品链可追溯性等,这就需要广泛引进现代(数字)技术,实现传统做法的现代化,并创造新的方法和过程解决办法;采取推进农产品市场营销渠道的信息化建设、强化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物流运输模式等,积极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渠道的健康稳定发展。